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警告公众,某些海外加密货币公司在营销和描述中滥用“银行”一词。
2024 年 11 月 15 日 金管局表示,“只有金管局授权的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才可以在该地区开展银行或接受存款活动。”
警告:请警惕可能滥用“银行”一词的加密货币公司。据报道,最近在香港发生的事件中,某些海外加密货币公司在该公司网站上声称该公司是“银行”或提供“银行卡”的卡产品。 pic.twitter.com/Va5ebhhbTI
— HKMA 香港金融管理局 (@hkmagovhk) 2024 年 11 月 15 日
滥用“银行”一词引发担忧;可能会误导消费者
据报道,金管局发现了涉及两家海外加密货币公司的事件,这些公司在香港做出了误导性陈述。
据称,其中一家公司将自己描述为“银行”,而另一家公司则在其网站上将其卡产品称为“银行卡”。
金管局对误导消费者相信这些公司是在监管下运营的持牌银行表示担忧。 金管局表示:“此类陈述可能会误导消费者,让他们相信自己是香港持牌银行,并受到金管局的监管。”
此外,金管局透露,未经监管机构书面同意,在名称或产品描述中使用“银行”一词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 “根据《银行业条例》第97条,除香港持牌银行或中央银行外,任何人不得使用“银行”一词或其衍生词。
正在执行严格的监管框架,以确保公众不会被冒充合法银行的未经授权的实体误导。
探索: 币安对针对提款地址的 Clipper 恶意软件发出警告
非授权机构的加密货币公司不受金管局监管
金管局提供资源来核实认可机构。这鼓励消费者咨询 金管局认可机构名册 或致电其公众咨询服务热线进行澄清。
此外,金管局重申其致力于保护公众免受误导行为的承诺。这是为了确保明确区分持牌银行和未经授权的实体。监管机构表示,“名称带有‘银行’字样的产品或服务不一定是由香港持牌银行提供的。”
通过这些措施,金管局旨在减轻不断增长的加密货币行业中未经授权实体带来的潜在风险。
香港不断变化的加密货币格局
香港正试图通过引入强有力的虚拟资产监管框架,将自己定位为数字金融的全球领导者。
在金管局等机构的支持下,香港正在培育蓬勃发展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并推进 Web3 领域的创新。
其主要举措之一包括即将推出的 稳定币监管框架,优先考虑法定支持的稳定币以确保金融稳定。
该立法将于 2024 年底推出。
最近,即 2024 年 8 月,金管局 推出Project Ensemble Sandbox(沙盒),通过实验性代币化货币实现银行间结算,重点是涉及代币化资产的交易。
此外,通过将稳定币与 Project Ensemble 等更广泛的努力相结合,香港正在构建数字资产整合的全面框架。
与此同时, 金管局已将电子港元试点计划推进至第二阶段,与 20 多家公司合作,包括汇丰银行、Visa、渣打银行和星展银行等知名实体。 该计划探索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实际用例。
这种前瞻性的做法使香港与数字货币采用的全球趋势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