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扩展现实 (XR) 创始人兼董事长表示,苹果 Vision Pro 耳机将释放类似产品的潜力,并使行业中的小型企业受益。 启动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相关技术。
上海平面设计信息有限公司 (GDI) 的 Denny Zhou Qinghui 表示:“16 年前,当我还是一名程序员并决定自己创业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虚拟现实 (VR) 行业的存在。” 。
“过去几年,我们在XR领域看到了很多机会和进步,特别是像苹果这样的大公司加入之后,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您对世界各地最热门的话题和趋势有疑问吗? 获取答案 南华早报知识,我们的新平台,包含由我们屡获殊荣的团队为您提供的解释、常见问题解答、分析和信息图表。
周周四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上述言论之前,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周二的产品发布会上透露,其混合现实(MR)设备, 六月宣布,有望于明年初在美国发货。
MR 允许用户同时与物理和数字对象进行交互,它与 VR 和增强现实一起构成了一组称为 XR 的技术。
苹果Vision Pro的初步演示给许多业内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包括一些在中国,并激发了该领域的新热情。
周庆辉,GDI创始人兼董事长。 照片:讲义 alt=Denny Zhou Qinghui,GDI 创始人兼董事长。 照片:讲义>
GDI成立于2007年,号称是中国最早的VR公司之一。 该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松江区,目前拥有200多名员工,专注于XR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
而较大的中国公司,例如 TikTok 所有者字节跳动 和智能手机制造商 Oppo 将其 XR 工作重点放在耳机或操纵杆等华丽硬件上,GDI 的顶级旗舰产品是名为 IdeaXR 的软件框架。
IdeaXR 等工具在行业中更常见的名称是 VR 引擎,它允许用户设计和创建 3D 沉浸式体验。 特别是IdeaXR,可以帮助对传统编程语言知之甚少的人使用其所谓的图形交互编辑器更轻松地构建VR内容和应用程序。
“VR的关键底层技术是引擎。”周说。 “创业时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造一款国产VR引擎。”
据周介绍,IdeaXR于2010年发布,名称为DVS3D,在中国拥有近10万用户,使其成为除美国制造的Unity和Unreal Engine之外中国最受欢迎的VR引擎之一。
虽然其他两种引擎主要由视频游戏开发商使用,但 GDI 通过为更广泛的客户(包括教育、紧急服务和先进制造领域的客户)提供服务而脱颖而出。 周说,这些客户通常对制作用于培训和辅导的 VR 工具感兴趣。
GDI 的战略似乎正在发挥作用:该公司迄今为止已为 3,000 多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 其中包括上海浦东机场、中国炼油巨头中石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迪士尼等知名企业。

除了旗舰 VR 引擎外,GDI 还销售一款名为 7 光的混合现实耳机,面向商业客户。 照片:讲义 alt=除了旗舰 VR 引擎之外,GDI 还销售一款名为 7 光的混合现实耳机,面向商业客户。 照片:讲义>
2023 年上半年,GDI 的收入同比增长 96%,达到 1.07 亿元人民币(1,490 万美元),在销售额下降 34% 的情况下,净利润达到 1,365 万元人民币。周说,去年的部分原因是上海两个月的Covid-19封锁以及相关的供应链中断。
GDI的业务也与中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相契合。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五部委联合制定了创建国内虚拟宇宙的行动计划,其中将涉及培育三到五个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元宇宙公司 到2025年,通过人工智能(AI)、区块链和VR技术的发展。
去年11月发布的另一份国家蓝图旨在到2026年将中国的MR产业发展到3500亿元,并实现MR设备出货量2500万台。
几个月前的7月,上海市政府表示将设立约100亿元人民币的产业基金,专门用于虚拟宇宙的发展。
周表示,GDI 致力于支持本土技术。
“我们很早就做出了努力来适应 [our engine] 周告诉《南华早报》,并补充说 IdeaXR 现在可以兼容 麒麟操作系统 最初由位于湖南省中部长沙的国防科技大学开发。
周的努力符合北京的边境倡议 提高国家技术自给自足能力,因为它寻求减少对美国先进技术出口的依赖,例如 半导体,在两国之间日益激烈的科技战争中。
目前,IdeaXR仍然使用由 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 这些处理器支持渲染 3D 图形所需的高性能计算。
不过,周表示,GDI也愿意使用其他公司根据英国公司Arm或美国公司英特尔标准生产的芯片。
周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为XR技术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这两年,AI技术逐渐与XR融合,特别是在 聊天GPT ”周说,指的是美国初创公司OpenAI创建的AI聊天机器人。“这两种技术之间有很多紧密的联系,它也将成为我们自己产品的新方向。”
本文最初发表于 南华早报 (SCMP)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中国和亚洲最权威的声音报道。 欲了解更多《南华早报》故事,请浏览 南华早报应用程序 或访问南华早报 Facebook 和 推特 页。 版权所有 © 2023 南华早报出版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c) 2023。南华早报出版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